冷链外包装检测阳性,冷链不安全了

关注
私信
1
收藏
分享

冷链外包装检测阳性,冷链不安全了

3年前 · 大众科普

流言:

近期,关于“冷链外包装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报道日渐频繁,从冷冻肉制品到海鲜,再到水果和乳制品无一幸免。尤其是天津某品牌雪糕三份送检样品被爆全部核酸阳性,更加重了民众对于冷链的恐慌。由此可见,冷链都不安全了。

真相解读:

近期,关于“冷链外包装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报道日渐频繁,从冷冻肉制品到海鲜,再到水果和乳制品无一幸免。尤其是天津某品牌雪糕三份送检样品被爆全部核酸阳性,更加重了民众对于冷链的恐慌。

冷链真的不安全吗?有必要远离冷链吗?我觉得未必,咱们还是要辩证的去分析。

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可能成为“隔空感染”的媒介

首先就要明确冷链外包装污染为何能造成人员感染,它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由冷链引发的疫情危及的确存在。早在去年上半年,就陆续有进口冷链外包装核酸阳性的报道,只是那时还并不能确定,这种阳性是否会造成人员的感染。直到北京和青岛疫情的发生,一切似乎改变了。2020年10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口冷链外包装上分离到活的新冠病毒,结合青岛、北京等地溯源证据,专家判定进口冷链外包装污染是造成新冠疫情的又一途径。

图虫创意

冷链外包装污染诱发疫情的传播链已明确,是一个由人到物,再由物到人的过程。当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物品的时候,其身上携带的、或经呼吸道排出的病毒颗粒就会附着在物品上,实现了污染的过程。当健康人触碰到被污染的物品后,手和身体上就会携带一定量的活病毒,而这些病毒就有可能通过呼吸道或者皮肤黏膜进入身体,导致感染。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空感染,都要依靠被污染的物品作为媒介。

但是,这种传播链的完成也是要有前提的,就是病毒在物品表面的存活时间。一般来说,在室温下病毒在外环境的存活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但在低温条件下,例如-1至-10℃可存活数周到数月不等,尤其是在低温、潮湿的条件下存活时间可能更长。而冷链运输恰好给病毒长期存活创造了两个极为便利的条件——低温和潮湿。

既然是这样,对于普通居民来讲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就此远离吗?冷链包装和运输的从业者又该如何防护呢?

图虫创意

“涉疫”冷链食物以进口为主  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防护

谈冷链色变其实没有必要。冷链运输涵盖范围很广,从冷鲜保存的肉制品、海鲜、水果,到冷冻保存的各类食品、雪糕,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家庭日常生活中所需的食品品类。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冷链运输的食品都有问题,被污染的情况主要是存在于进口产品里。国内整体疫情处于低风险,因而国内生产和运输的冷链产品并不存在威胁,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也无需担心。即便是上文提及的天津某雪糕问题,也是因为使用了被污染的乳清粉导致。国家对进口食品和原料都有全面抽检制度,一旦检出核酸阳性就会即刻召回、封存、消毒并处理掉,咱们只要关注相关消息不要购买和食用可能存在污染的食品就可以了。

如果您还是不放心,在这里给您提个小建议:在购买冷冻和冷鲜食品的时候,戴上一次性手套,把食品装在单独的袋子里,回家后用酒精对其外包装喷洒消毒,烹饪时充分做熟即可。毕竟新冠病毒还是惧怕酒精和高温的,更重要的是它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对于从事进口冷链的相关人员风险还比较高的,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加强防护,穿戴好隔离衣服和口罩,避免与货物直接接触,定期接受核酸检测。切莫大意,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搜索

热门评论

0/200 (至少8个字)
本文知识看懂了吗?快来一起讨论吧~
刚刚
©2024 小科普 京ICP备20013549号 举报邮箱: admin@xiaoke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