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丨这种蛀牙很棘手,新手爸妈一定要当心!
养娃不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很多新手爸妈,在育儿方面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轻松解决,有的则比较麻烦!我们今天要说的一种口腔疾病就属于比较麻烦的那一类,它的主攻对象就是婴幼儿,杀伤力还挺大。
有一种蛀牙叫奶瓶龋
通常来说,蛀牙发病缓慢,相对温和。多数人即使中招,短时间内出现的蛀牙也就2、3颗。但有一种蛀牙却是例外,在某些婴幼儿的口腔里,几颗、甚至十几颗蛀牙会在短时间内同时出现,尤以上颌乳切牙最为常见。这种情况往往会让家长大惑不解、手足无措。这种同时累及前牙区多个乳牙的蛀牙,专业名称是早期(低龄)儿童龋(ECC),又称奶瓶龋(BBC)。具体表现为,初期是上颌乳切牙的唇面龈缘处出现白垩色斑点或斑带,随着病情发展,蛀牙区域颜色越来越深且范围越来越大,最后导致牙齿组织出现大范围剥脱,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
奶瓶龋
奶瓶龋的原因是奶瓶吗?
奶瓶龋也是龋齿,因此单从疾病发生的机理角度讲,影响奶瓶龋发生的依然是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这四大因素。但因为受奶瓶龋威胁的人群属于特定人群,一般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故具体病因又颇有特殊性。
首先从细菌角度看,最强的致龋菌仍然是变形链球菌,但细菌的来源值得关注。婴幼儿口腔最早获得的变形链球菌极可能来源于妈妈(母婴垂直传播),也可能来源于兄弟姐妹或者其他看护者(水平传播)。
其次从食物角度看,含糖食物(母乳、奶粉和果汁等)依然为很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喂养方式同样重要。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喂养方式都不是婴幼儿自己可以决定的,与监护人或看护者的健康意识有很大关系。睡前哺乳或含着奶嘴入眠更加容易引发奶瓶龋。可见,奶瓶龋虽然与奶瓶有关,但却不完全是奶瓶的错。
最后从宿主角度看,牙齿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口腔唾液的分泌情况都可以影响奶瓶龋的发生。其一,乳牙的牙釉质本来就是矿化程度较低,耐酸性较差,很容易被腐蚀;其二,如果婴幼儿再有牙釉质发育不全(常见于早产、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和患病的婴幼儿),则牙齿更不耐酸,更容易被腐蚀;其三,入睡以后唾液分泌量减少,对牙齿的保护功能下降。
奶瓶龋有哪些危害?
严重的奶瓶龋可以破坏十几颗牙齿,而乳牙总共20颗,可见其破坏范围之广;早期的奶瓶龋仅表现为牙面上靠近牙龈边缘处的斑点,晚期则表现为牙冠的完全破坏,可见其破坏力之大。严重的奶瓶龋发展迅速,有急性、进行性和猖獗性等特点。
奶瓶龋伤害的是乳牙列,龋齿引发的疼痛会造成进食和语言困难,也会影响儿童的情绪、睡眠及生活状态;同时乳牙列的健康又是婴幼儿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及恒牙和颌面部发育的重要基础,奶瓶龋造成的乳牙过早缺失对上述发育过程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奶瓶龋的治疗费时费力,需要对牙齿进行广泛的修复或拔除;而低龄儿童依从性较差,很可能需要接受全麻才能完成治疗。
针对奶瓶龋的冠修复
一旦遭遇严重的奶瓶龋,这些问题都会令新手爸妈头痛不已。
预防奶瓶龋,新手爸妈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准父母尽可能在产前就了解到与奶瓶龋预防相关的健康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些预防措施要贯穿围产期,直至婴儿出生后。新手爸妈以及看护人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牙齿健康状况,并且掌握正确的喂养知识。
其次,新手爸妈应尽早开始为婴幼儿在餐后和睡前清洁牙齿,并适时使用含氟牙膏。3岁以内也可以考虑使用含氟牙膏(牙膏用量有限制,仅为一粒米大小)。对于易患龋的婴幼儿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婴幼儿的清洁牙齿工具在不同阶段分别为纱布、指套牙刷和儿童牙刷。做好乳牙清洁的前提是新手爸妈掌握正确的保健知识,并且坚持帮助孩子完成牙齿清洁。
本文由金口玉牙杂志主编、上海市健康委员会“医苑新星”医师学院核心讲师富饶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文章来源: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