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给孩子吃糯米更补气却难消化,这样做就好了

关注
私信
1
收藏
分享

秋天给孩子吃糯米更补气却难消化,这样做就好了

4年前 · 大众科普

给孩子推荐糯米食品,我总是比较谨慎。糯米确实能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但糯米食物不好消化,家长也容易给孩子吃错法、吃过量,使糯米有益的部分发挥不出来,反而拖累身体。比如,元宵节的时令食品汤圆、元宵,端午节的粽子,甚至不少地区早餐常食的烧卖,都是用大量糯米做的传统食物。

我总提醒家长,给孩子吃这些食物必须慎之又慎,3岁以下,消化不太好的孩子,能不吃就不吃。那孩子应该怎么吃糯米才好呢?

糯米温补润燥

秋天不吃太可惜

糯米

味甘性温

入脾、胃、肺经

健脾益气,润燥益肺肠

养育孩子,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是虚寒之体。

夏天贪嘴的那些雪糕、冷饮,不仅会让孩子寒上加寒,甜腻、寒凉的食物还会加大体内气机的消耗。

现在很多孩子看起来就很“虚”,这个虚,表现在孩子有眼袋、有青筋、脸色不好,虚弱无力、走几步就要抱,体质差、常生病等多个方面。

从孩子的声音也能判断是否虚弱。健康的宝宝,声音清脆嘹亮,听起来精神气很足;体虚的宝宝声音比较羸弱,“声音小得和蚊子一样”。

给宝宝吃糯米,最大的功效就是能养气,使孩子气机充盈,肾足脾旺。各种虚证也就迎刃而解、不“治”自愈。进入秋季,天气转凉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开始食用糯米补虚了。

此外,糯米不仅能收涩,还兼顾了润燥、护肺润肠的功效。有家长不太懂,为什么糯米又能调理孩子便秘,又能调理孩子尿床、腹泻?

糯米是以性味之甘温,暖脾胃,止虚寒泄痢——孩子受凉后拉肚子,可以用糯米暖回来。而糯米煮粥后,粥水滋阴生津,糯米补中益气,可以治疗虚秘,还可以滋润秋季容易被燥邪所伤的“娇脏”肺部。

总结糯米的功效:补中益气,补虚补血,可以调理孩子盗汗虚寒、肠燥虚秘、疲乏无力等虚证;暖中驱寒,缓解脾胃虚寒。收涩止泄痢,治疗孩子受寒腹泻,晚上尿床;健脾养胃,宁心安神,很适合秋季保健。

糯米唯一的“缺点”

恐怕就是难消化

很多家长对用吃糯米有些迟疑,就是因为糯米难消化。因为我常常强调要保持好孩子的消化。

确实,糯米的质地比较黏糯滋腻,对脾胃运化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家长的担心是有必要的。

要知道,古人将糯米熬浓汤,混上砂浆制作而成的“糯米砂浆”,是古时黏合度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建筑材料之一,常用来黏合墙砖、瓦片。万里长城坚固不倒,据说就有糯米砂浆的功劳。可想而知糯米的黏度有多厉害。

要是孩子本身消化不好,大量糯米下肚,不仅在胃中滋腻黏稠难消化,更可能助痰助湿,使湿热内蕴的问题更严重。

所以,在选择糯米补虚前,有以下情况的孩子,就要先暂时缓缓,等脾胃调理好了再用糯米补益也不迟:脾胃虚弱,经常腹胀,打嗝嗳气的孩子;很容易积食,或将积未积的孩子;湿热痰饮体质的“小胖墩”宝宝;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口气酸,大便、睡眠不正常的孩子;精神状态不太好,有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等生病征兆的孩子。

换言之,孩子吃糯米,有几个重要前提:孩子消化好,大便、口气、舌苔、睡眠都比较正常时才能吃。最好在孩子没有病痛时才吃。

如果明显有咳嗽、喉咙发炎、感冒等情况,都要暂缓吃糯米。病好后1~2周,消化系统没完全恢复前,也不合适给孩子吃。

家长要理解一点:古人之所以那么喜欢吃糯米做的传统食物(如粽子、汤圆、元宵、糯米糕),是因为糯米能御寒,质地软,吃几口就能饱肚子。在物质匮乏、没有精米白面的时代,糯米是一年才能吃上几次的特殊食物。但现在,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已经很丰富了。因此,即使是健康宝宝,吃糯米也要小心控制量,不必吃多。

对付糯米难消化

煮粥、磨粉、发酵!

不过,我们还是有办法能够解决糯米难消化的问题的,就是煮成又烂又稀的糯米糜粥。这道食疗方不仅容易消化吸收,不伤脾胃,更有良好的健脾养胃效果。《医药六书药性总义》里记载这种糯米粥,称其为“温养胃气妙品”。

糯米糜粥

材料:糯米30g,大米20g。

做法:糯米泡发1~2小时后下锅,加约4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至粥水软烂成糜即可。

脾胃稍弱的孩子,糯米可放少一些,大米稍微多一些,或用纱布把糯米扎起来烹煮。喝粥水不吃渣。

功效:温养脾胃,补中益气。

适用年龄:2岁以上消化好、不生病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3岁以上消化好的孩子,还可以在以下秋季养生的食材中,选择1~2味加入粥中,加强清润、补气、健脾的功效:

可加入糯米糜粥的食药材:2枚去核红枣、花生10g,黑豆10g、百合5g,莲子5g,白果10g。

要想做得更好消化些,《本草纲目》对糯米糜粥也有好建议:把糯米磨成糯米粉,每次3钱(15g),和大米一起共熬粥,只喝粥水。这种做法,粥水不仅不黏腻,还能很好地滋阴生津,调理脾胃虚寒。

此外,用糯米和小麦麸同炒,可以调理孩子气虚不固导致的虚汗、自汗、盗汗。这个方子也是出自《本草纲目》:

糯米麦麸散

材料:糯米、小麦麸比例1.5:1。

做法:材料下锅,小火炒炒焦,碾磨成末备用。每次服用取15~20g,下锅加约1碗水,煲至半碗即可服用。也可直接取10g掺米饭、粥饮、面条服。

功效:益气敛汗,治疗孩子气虚不固,自汗不止。

适用年龄:2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对于3岁以上,气虚,但一吃糯米就容易消化不良的宝宝来说,糯米不建议直接吃,而是可以变成醪糟。

醪糟,其实就是酒酿、米酒。糯米经过发酵变成醪糟,原本难消化的淀粉、蛋白分解成更小分子的物质,质地不再黏稠,也更好消化。

醪糟本身带一点酒味,家长在给孩子煮的时候可以煮久一点,使醪糟里的酒精挥发掉:

酒酿蛋花汤

材料:醪糟约2勺,鸡蛋1个,冰糖少量。

做法:锅内加3碗水烧开,加入醪糟,再次烧开后,加入打散的鸡蛋,适当搅拌成蛋花,再次烧开后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生津,益脾肺。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至于糯米糕、糯米饼,即使孩子喜欢吃,我也不那么推荐食用。《本经逢原》称糯米“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可见,是不太建议吃糯米糕饼的。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热门评论

0/200 (至少8个字)
本文知识看懂了吗?快来一起讨论吧~
刚刚
©2025 小科普 京ICP备20013549号 举报邮箱: admin@xiaoke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