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恋爱中打破“讨好型人格”,培养独立真实的自我?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讨好对方,为了维系关系而不断满足对方的需求、迁就对方的喜好,甚至不惜牺牲自我。这种“讨好型人格”在恋爱中十分常见,它源于一种深层的不安全感:担心自己的需求和个性被拒绝,从而害怕失去对方。虽然适当的体贴和妥协在关系中是必要的,但当讨好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往往会逐渐丧失自我,甚至可能感到压抑和委屈,导致关系的失衡。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恋爱中避免“讨好型人格”,学会健康地表达自我呢?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在心理学上,“讨好型人格”也被称为“迎合性人格”或“取悦型人格”,指的是一种过度迎合他人、缺乏自我界限的人格特质。这类人往往希望通过满足他人来获取认可和安全感,害怕冲突和拒绝,因此倾向于压抑自身的需求与情绪,将自己的意愿建立在对方的需求之上。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总是倾向于“无条件”地付出,哪怕牺牲自己的感受也要让对方满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讨好型人格常源于早期的情感模式,比如在成长过程中未能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或因过度严格的教养而习惯于迎合权威。于是,这类人常常缺乏自信和自我价值感,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满足他人,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并维系关系。
讨好型人格背后常伴随着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缺乏。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会倾向于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确定自我存在的意义。他们习惯性地依赖外部的认同和赞赏来建立自己的价值感,而缺乏自我肯定的能力。在关系中,这种低自尊的表现不仅让他们始终处于满足他人的状态中,还会将自己定位为次要角色,总觉得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重要,使得他们往往需要通过讨好的方式来维系关系,以此获得短暂的安全感。
讨好型人格还有一个显著的心理特征,即对冲突的强烈回避。心理学家指出,这类人习惯于将冲突等同于关系的不稳定,他们害怕面对冲突,因为冲突意味着他们可能不得不面对关系的矛盾面。而在关系中总是避免冲突,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内心将冲突视为一种威胁,担心冲突会导致对方离开,或担心冲突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于是,他们更倾向于用讨好来消除冲突的风险。
回避冲突的行为模式在恋爱中让讨好型人格显得非常“顺从”,但其实他们内心的紧张感往往会累积,从而在长时间的关系中出现情绪压抑或委屈。由于内心的冲突积累得不到释放,往往会在关系的某个临界点引发情绪爆发或直接导致关系的破裂。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理解讨好型人格的根源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策略逐步学会健康表达自己,建立起更加平衡的亲密关系。
正确定义“爱情”
很多人认为恋爱就是无条件的付出,但事实上,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平等付出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意识到,爱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和妥协,而是双方都需要尊重彼此的需求和界限,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真正的伴侣关系是一种彼此成就的关系,而非一方不断牺牲自我来迎合另一方。
提升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讨好型人格常常伴随着低自我价值感,总觉得自己的需求不够重要,因此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提升自我认同感是改变讨好型行为的关键。可以尝试每天做一些小的自我肯定练习,比如在日记中写下今天做得不错的地方,或是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逐步建立对自我的认可感,会让你在恋爱中更有底气,不再急于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去取悦对方。
与伴侣沟通真实需求
健康的恋爱关系建立在开放的沟通之上。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在关系中压抑自己的需求,害怕表达会引发冲突或令对方不满。但实际上,表达需求并不等于自私。试着向对方表达你的想法和需求,比如“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商量晚上的安排”或“我有点不喜欢这种方式,我们能不能换一种?”这样既能让对方知道你的真实感受,也有助于双方在关系中找到平衡。
在关系中找到“价值感”而非“存在感”
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在恋爱中寻找存在感,即通过满足对方的需求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这种方式往往只会让人感到空虚。真正健康的关系是双方在相处中找到共同成长的价值感,而非一方单向地付出。思考你的伴侣是否能激发你的成长,是否愿意支持你的个人发展,并在彼此的付出中找到平衡和价值感,这样的关系才能让人更具安全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 Barrocas, G. (2023).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sacrifi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partner wellbeing. Intersect: The Stanford Journal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17(1).
[2] Van Lange, P. A., Rusbult, C. E., Drigotas, S. M., Arriaga, X. B., Witcher, B. S., & Cox, C. L. (1997).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6), 1373.
作者:陈宇峰 科普作者
审核: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