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不能等凉了再放冰箱,一定要趁热!
饭菜吃不完放冰箱,是基本操作。
但在「要不要等食物凉凉再放冰箱」这个难题上,存在重大分歧。
很多老人以代代相传的方式,确立了「饭菜应该等凉了再放冰箱」这一观点的主流地位,理由是,容易坏。
相对弱势的反方只能苦口婆心地举双手反对:不仅不能等凉,反而要趁热放!理由同样是,容易坏。
到底哪种做法食物更容易坏,似乎成了未解之谜……
那到底要不要等食物凉凉再放冰箱?要解开这个谜,得搞清楚 3 个问题:
等待放凉的食物,会发生什么?
趁热放冰箱,真的会伤冰箱吗?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怎么放才合适?
只要温度合适 饭菜里的细菌会暴增
其实食物上通常都沾有细菌,数量不多,但有些值得重视:
既有大肠杆菌这样平时人畜无害、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让人生病的「条件致病菌」
也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这些在数量很少时就很厉害的「强毒力致病菌」
但这些细菌一旦大量增殖,再吃进肚子里就会出问题了,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毒血症,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我们都不希望细菌随意繁殖,所以先来看看最不适宜的温度:
超过 60℃,绝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
低于 4℃,细菌增殖明显缓慢(并不是不增殖)
而在上至 60℃、下至 4℃ 的这个区间里,细菌都能较快地生长,因此 4℃~60℃ 也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区」。
再比如 35 ℃~37 ℃,正好是人的体核温度(内脏温度),也正好是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代表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
一旦大量沙门氏菌和金葡菌进入你的身体,可以引发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所以,饭菜在进冰箱之前的时间,越短越好。
多在室温下放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食物放冰箱做到 2 点 尽快 + 密封
显然,要降低食物上的致病微生物繁殖速度,最有效的策略应该是在食物烹饪好以后,尽量缩短在「危险温度区」状态的时间。
用大白话说,就是任何美食只要你不准备吃了,就应该尽快降温至 4℃ 以下保存。
尽快到底是多快?
这么说吧,哪怕是一盘热气腾腾刚出锅的菜但你不准备马上吃,就可以装进带盖的密封盒子里,放进冰箱。
总之,趁热放,越早降温越安全。
这里要特别强调下密封保存,推荐用带盖的密封盒保存。可以让食物不串味儿,还能减少水分蒸发,好处多多。
尽量选择轻薄导热好的保鲜盒或保鲜膜保鲜袋,还可以把空保鲜盒放进冰箱预冷,有利于让热饭热菜快速降温。
除了做好的菜,买回来的不准备马上吃的菜,也要尽快放冰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不超过 2 小时。
生肉、禽肉、海鲜、蛋类及其他需要冷藏的食品,都不要放在室温下超过 2 小时;如果室温超过 32℃,这个时间要缩短到 1 小时。
说完这些,可能有人会担心一个问题——
热菜直接放进去伤冰箱吗?
答案是,不伤。
热饭热菜放入冰箱,会短暂提高冰箱温度,但冰箱冷藏室装有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感受到温度升高,会立刻启动降温程序,让冷藏室恢复低温状态。
而热饭热菜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降温,具体时间可能根据饭菜量有不同,但是一般家庭的剩饭剩菜,都能很快降温。
可能又有人会担心,热饭热菜温度很高,会不会把旁边的菜弄坏?
这个问题,同样不用太担心。
在这段降温的时间里,确实会在一段时间内让周围的食物温度上升,建议热饭热菜跟周边食物保持距离。
日常的米饭炒菜体积不大,对冷藏室的温度影响很小很小,大致相当于开了几次冰箱门。这类临时的温度升高,冷藏室温度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不会影响整体保鲜效果。
但如果是大盆热菜,比如汤、炖肉等,对冰箱温度影响大,还是建议等温度降下来再放冰箱。
大冰箱的话,可以让热食物住个单间;小冰箱东西又比较多,建议热食物跟其他食物留出 2 厘米以上距离。
如果你家年夜饭做得实在太多,担心降温不够快,可以罩上保鲜膜放在窗台上吹吹冷风。
总之,把握一个原则:让食物尽快逃离 4℃~60℃ 的危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