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或意见。比如,想请朋友帮忙却迟迟开不了口,明明对某个计划有不同看法但选择默默接受,甚至面对无理的要求也难以拒绝。这种“怕拒绝”的心态会导致我们压抑真实想法,降低自我价值感,甚至可能错失很多宝贵机会。
那么,为什么会害怕被拒绝?这种心理背后隐藏了哪些机制?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种恐惧?
害怕被拒绝的心理根源
害怕被拒绝的心理其实与人类的核心心理需求息息相关。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感和自尊是基本需求,而被他人接受正是满足这些需求的重要方式。当我们提出请求或表达需求时,若被拒绝,通常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或不被喜欢,从而影响自尊,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此外,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害怕被拒绝,这往往源于一种“回避性人格特质”。这种特质的人格倾向使人对负面评价特别敏感,倾向于避开所有可能带来负面反馈的情境。久而久之,他们会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需求,甚至在有强烈愿望时也不敢开口,因为他们认为“不提要求,就不会被拒绝”。
另一方面,许多害怕拒绝的人往往有很强的“外部评价取向”,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建立在他人的反馈上。这样的人容易因担心自己的请求或意见不符合他人期望而保持沉默,以避免给人带来困扰或不悦。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对他人评价的依赖,认为提要求是冒险的、易被拒绝的选择,甚至会觉得提出需求本身就是一种“负担”。此外,过去的经历也可能加剧这种心理。例如,如果一个人曾多次遭到拒绝,或者在关键时刻未能得到支持,便容易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他们开始相信,不论如何表达需求,结果都不会如意。这种心理会让人对表达需求逐渐丧失信心,宁愿保持沉默,也不再尝试去争取。
如何克服对“拒绝”的恐惧?
害怕被拒绝虽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因此束手无策。事实上,通过对这种心理的了解和一些简单的练习,我们完全可以逐步克服对拒绝的恐惧。克服这种心理障碍需要一点耐心,但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逐步调整心态,就能逐渐放下对拒绝的焦虑,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一点点建立表达自我的信心。
1. 树立积极的自我接纳意识
自我接纳指的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不因外界的评价或反馈而动摇。当我们能够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时,拒绝不再被视为对自尊的威胁,而仅仅是他人立场上的一种不同选择。很多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我接纳,例如经常告诉自己“被拒绝不代表我不够好”“我的需求同样重要”等积极的正向语言,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当成功表达需求或被他人认可时,记录下来并反复阅读,帮助自己积累自信。
2. 调整对拒绝的认知
很多人害怕拒绝是因为将“被拒绝”看作一种否定。实际上,拒绝并不意味着对方不喜欢你,也不是对你的能力或价值的否认,而可能只是对方基于自己的时间、情绪或资源的现实考量。尝试将拒绝视为一种正常、健康的边界表达,有助于减轻被拒的心理压力,例如在被拒绝后,可以适当进行反思或追问,如“对方是否有其他安排?”“他是不是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
3. 培养主动表达需求的习惯
习惯于主动提出需求是一种可以培养的心理技能,尤其可以从较小的、无关紧要的请求开始。尝试在安全的环境中提出一些需求,比如向朋友提出一个小小的帮助请求,逐步提升表达需求的自信。随着对拒绝的适应度增加,面对更重要的需求时也会更加坦然。
4. 学习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心理学家发现,使用“我希望”“我觉得”等柔和、开放的语言能增加对方的接受度,替代“你应该”“你必须”,可以让对方感到尊重和理解。还可以在表达需求前加上一句缓冲话,比如“我知道可能有些为难,但我还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从而缓解对方的防备心理。
5. 接受“不”的可能性
在现实情况中,无论怎样小心地表达,如果别人确实有充分的理由,还是会表示拒绝。所以,我们也需要去接纳别人拒绝自己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没有否定我们自我表达的意义。当我们能够坦然面对拒绝,反而能更加自如地表达自我。
参考文献
[1] Lynam, D. R., Loehr, A., Miller, J. D., & Widiger, T. A. (2012). A five-factor measure of avoidant personality: The FFAvA.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94(5), 466-474.
[2] Maier, S. F., & Seligman, M. E. (1976).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5(1), 3.
[3] MacInnes, D. L. (2006). Self‐esteem and self‐acceptance: an examination into their relationship and their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13(5), 483-489.
作者:陈宇峰
审核: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